n135124

埃尔多安认怂?以军猛炸土耳其军团,土军按兵不动不敢硬刚以色列

前言:

以色列对叙利亚总统府发起了猛烈空袭,特别是重创了朱拉尼国防军。以色列的空袭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有效抵抗,导致朱拉尼的8个师遭遇惨重损失并迅速撤退。这场看似源自小小摩擦的内战,其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族群纷争,最终造成了数百人死亡。而令人震惊的是,真正的受害者却是叙利亚的国防军,他们在这场战争中承受了以色列强大轰炸的重创。

然而,这场冲突最令人担忧的场面并未出现——土耳其与以色列的正面冲突。在以色列猛烈轰炸土耳其军团时,土耳其并未选择反击,而是保持了冷静,选择按兵不动。显而易见,在中东地区,最为强硬且无所畏惧的角色仍然是以色列。无论结果如何,以色列似乎从不顾及后果,毫不畏惧任何形式的报复。

1. 代理人战争的加剧,土耳其与以色列的介入

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的冲突起初仅是由于德鲁兹民兵与贝都因部落间因路障争斗而爆发的小规模械斗,然而短短24小时内,这场“地方性”冲突就造成了超过200人丧生,迅速演变为代理人战争。德鲁兹武装是以色列在叙利亚的代理力量,他们长期作为以色列在叙利亚南部地区的战略工具,监控伊朗及真主党的活动。

冲突爆发后,外界普遍关注一个问题:戈兰高地之后,叙利亚南部是否会成为以色列的新长期占领区?历史上,以色列的做法表明,一旦占领了某地,他们往往不会轻易放手。因此,在这场冲突中,以色列再一次展现了强硬姿态,并成功借此机会扩展了其在叙利亚的占领区域,而土耳其和其支持的朱拉尼武装则成为最大的输家。

土耳其迅速介入了这场冲突,然而其介入方式却显得异常谨慎。数十辆土耳其军用大巴运载朱拉尼国防军人员进入叙利亚南部,土耳其无人机也参与了对德鲁兹武装的空袭。此外,朱拉尼国防军队伍中竟出现了土耳其军团的旗帜,进一步证明了土耳其在背后支持这些武装力量。然而,尽管两国都及时介入,但以色列和土耳其的决心和行动强度显然有所不同。

2. 以军空袭土耳其军团,土耳其选择按兵不动

当土耳其支持的朱拉尼国防军深入叙利亚南部时,以色列的F-16I战机迅速出击,搭载“瞪眼”瞄准吊舱和SPICE-2000精确制导炸弹,对朱拉尼的军事设施展开了精准打击。尽管战场上明显可以看到土耳其军团的旗帜,但以色列依旧毫不犹豫地进行轰炸。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土耳其军团”并非土耳其正规军,而是由土耳其扶持的叙利亚武装力量。

以色列的第一次打击迅速摧毁了朱拉尼国防军的指挥型T-72坦克,接下来,目标变得更加明确和系统性,关键设施如油料车、通信车等被一一摧毁。以色列的空袭最终导致朱拉尼武装超过700人死亡,8个师的兵力在刚到达战场时便遭遇惨重打击,被迫撤退。令人意外的是,土耳其虽然在叙利亚境内部署了大量军队,并计划在叙利亚境内建设两个军事基地,但在整个冲突过程中始终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反应。显然,土耳其在避免与以色列发生正面冲突的问题上,显得更加谨慎。

3. 埃尔多安不愿因叙利亚问题与以色列硬刚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对于与以色列的对抗显得格外小心,根本原因在于土耳其并不具备像以色列那样肆无忌惮的底气。回顾2025年4月,当土耳其工程师在叙利亚T-4空军基地展开建设工作,并计划部署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时,以色列立即展开了多达25次空袭,几乎摧毁了哈马军事机场。这一举动再次证明,面对强硬的土耳其,以色列同样敢于采取极端行动。

尽管埃尔多安公开抨击以色列,曾在多个场合称以色列为“超越希特勒的种族灭绝罪犯”,并强烈谴责以色列的空袭行动,但他对以色列的态度却远比表面上看起来的强硬。土耳其清楚,面对以色列这种毫不顾忌后果的军事行动,他们不得不谨慎行事。以色列的强硬背后有美国的支持,而土耳其则需要认真考虑出手后可能带来的深远后果。